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为什么有人说刘备和孙权的行为是分裂国家的行为

很多人说,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是分裂国家,阻碍统一,笔者以战果时期七雄争霸为例,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春秋时期,国力最强大的诸侯无疑是晋国,其实力早已凌驾于周王室之上。按理说晋国是最有希望取代周王室建立新的朝代的,而自晋平公时,晋国的军政大权被六卿(晋国六大家族,韩氏、赵氏、魏氏、范式、中行氏、智氏)完全掌控,晋国王室名存实亡。

智襄子时期,智氏实力远远强于韩、赵、魏三家(范式、中行氏已经被赵氏吞并),即使韩、赵、魏三家势力合并起来也比不上智氏,智氏此时的势力,是晋国乃至周朝最强势力,让他取代晋国甚至周王室似乎毫无悬念,智赵晋阳之战,原先依附于智的韩、魏突然倒戈,以至于智军大败,智襄子身死,不久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虽然是最强大的诸侯,一分为三,此时三晋任何一家实力远远比不上齐楚秦三国,其中魏国是三晋中实力最弱的,魏文侯,任李悝,用吴起,遂霸诸侯。

到了魏惠王时期,邯郸之战几乎将赵国划入魏国版图,襄陵之战更是同时击败了齐、楚、赵三国联军,河西之战逼得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依旧割地求和,最后更是直接僭位称王,意图取代周王室,马陵之战以后的魏国开始一蹶不振:

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战国策》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

魏国衰落以后,最强的国家依旧不是变法后的秦国,而是进入齐、秦、楚三国争霸时代。秦惠王曾经与楚国联合进攻齐国,却被齐将匡章击败。秦惠王为避免齐国报复,急忙派遣陈轸出使齐国,向齐国俯首称臣。齐宣王时期,率军灭燕(为五国伐齐埋下祸根),但是不久以后因为燕国民众抗议不断而撤出燕国。又于垂沙之战大破楚国。到了齐闵王时期:

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 ,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盐铁论》

天命似乎站在了齐国这一边,然而不久以后,就是五国伐齐,齐国被楚、赵、燕、魏、韩五国瓜分。其中,燕国占据齐国大部分土地,实从最弱小的国家突然变成最强大的国家。而田单以仅存三城,大破燕军,收复失地,使得燕国的强大变得昙花一现。然后才有秦国崛起直至一统天下。

假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命,那么当晋国崛起之时,周王室就应该主动让位,其他诸侯就应该俯首称臣。假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命,那么智襄子围攻晋阳城时,赵氏就应该放弃抵抗。假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命,魏王僭位称王之时,齐国就不该站出来反抗魏国。假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命,当齐国攻破函谷关时,燕国就应该方放下仇恨。

天下形势瞬息万变,谁知道魏国就一定是天命所归?现在我们可以马后炮的说三家归晋,但是当时谁都认为自己有希望一统天下。凭什么因为魏国最强,蜀汉与东吴就该投降?当初秦国在阴晋之战被吴起打的丢盔卸甲之时,谁知道最终是秦国统一?按照部分网友观点,秦国那时候就应该投降魏国。因此,刘备建立蜀汉并非分裂国家。群雄逐鹿,谁能够问鼎天下,是刘备可以看到的么?不就是曹操比刘备强大,刘备就分裂国家了?袁绍如此强大,官渡之战,曹操怎么不主动投降?只许曹操抵抗不许刘备抵抗,岂非双标?

综述,刘备并未分裂国家,他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