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游戏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招式,谁才是这些必杀的开山祖师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6 20:42:08

接触第一款格斗游戏的玩家,多半是从《街霸》、《拳皇》等热门游戏中开始的。然而,老一辈玩家们或许曾接触到《功夫小子》这款初期的格斗游戏。尽管游戏画质粗糙,给人廉价感,但《功夫小子》开创了格斗游戏的基本模式,首次引入了血槽设定,并创新地加入了“飞行道具”攻击。遗憾的是,它并未发展成主流游戏。
FC版的《功夫》增加了跳跃攻击,将攻击方式明确为上中下三段。虽然游戏容量限制导致角色数量有限,游戏体验受限,但飞行道具的概念在此得到了初步发展。最具代表性的飞行道具为“飞镖”和“火球”。飞行道具概念的开拓者正是《功夫小子》,但发扬光大的是《街头霸王1》。波动拳作为《街头霸王1》的创新技能,其原型来源于《宇宙战舰大和号》的波动炮,同时也是龟派气功的灵感来源。波动拳的随机性让玩家兴奋,每一次打出升龙拳都引起欢呼,其特效为初期游戏中的独特视觉体验。
《街头霸王2》时期,波动拳成为了格斗游戏中的标志性技能之一,后来几乎所有格斗游戏都沿用了这一设定。旋风腿这一招式最早出现在《双截龙》系列,尤其是《双截龙2》,真正体现了旋风腿的威力,成为红白机玩家的神技。街机版《双截龙》中的旋风腿只是摆设,而《街头霸王1》的旋风腿则具有多段攻击,可以直接打掉对手三分之二的血量。最终,旋风腿的创造者是《街头霸王》系列。
升龙拳的创造者同样出自《街头霸王1》,隆和肯是这一技能的开发者。虽然《双截龙》中也出现类似上勾拳的动作,但没有升空的上勾拳无法称作“升龙拳”。《双截龙》中的动作与《街头霸王1》中的升龙拳有本质区别,升龙拳的诞生标志着格斗游戏中对空技的革新。
返波技能的首次出现是在《龙虎之拳》中,如月影二拥有“流影阵”这一技能,成为第一个使用返波的游戏角色。返波的出现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性,玩家需要具备高度的预判能力才能成功返波。在SNK发行的游戏中,返波成为破解和反击飞行道具的关键技能,如《拳皇》、《侍魂》、《世界英雄》等游戏中的角色均能使用此技能。
《少年街霸3》中首次出现返波的超必杀技能,可以将对手的超必杀飞行道具全部返回,对对手造成巨大伤害。豪鬼和隆都不敢在罗丝面前裸发“真空波动拳”和“灭杀豪波动”,因为一旦被返波,损失将极其惨重。
投技最初来源于《双截龙1》,游戏中的投技分为在打斗过程中将敌兵扔出去或趁敌兵硬直时抓住并击打后扔出。《街头霸王2》中,玩家可以使用中手、中脚、重手重脚进行投技,方便且伤害高,同时研发出大量创新的投技,如布兰卡的吸血、本田的踢胸、拜森的撞头等,甚至专门打造了以投技为生的角色桑吉尔夫,拥有十种不同的投技(含指令投)。
指令投的出现让玩家无法防御,第一款拥有此技能的游戏是《街头霸王2》,桑吉尔夫的“螺旋打桩机”是当时伤害最高的技能。《拳皇97》奠定了指令投的历史地位,拥有指令投的角色可以将排名靠前,此技能不受裸杀限制,可以直接使用。
当身技的鼻祖是吉斯,他在《饿狼传说》初代中就能使用当身技。吉斯的当身技在后期分为上中下三段(有时为上下两段),能够反击对手的上段或下段进攻,是令人头疼的BOSS。后期的吉斯在多个版本中作为SNK的代表人物,其当身技是最让对手头疼的技能。格斗游戏中的当身技已不仅仅局限于架住普通攻击,后期甚至可以架住必杀、超必杀和MAX超必杀,给对手带来巨大压力。
超必杀技最早出现在《龙虎之拳1》和《异种角斗士》中,其中《龙虎之拳1》中的超必杀需要残血并能量满时触发,而《异种角斗士》的超必杀则需要先与对手拼力气,赢后使用特定指令释放。《龙虎之拳》被认定为超必杀技的开拓者。《异种角斗士》还最早引入了拆投设定,玩家可以通过比力气来进行无限拆投,技术好的玩家可以在拆投后直接抓住对手,发动各种招式甚至超必杀。
超必杀取消是格斗游戏中的一项创新,允许玩家在使用超必杀后快速接续另一个超必杀,这在《街头霸王EX》系列中首次实现。玩家可以连续释放三次超必杀,释放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颜色特效:白色、黄色和红色,连段的伤害极高。这一机制在《超级漫画英雄VS街头霸王》中也有相似设定。
格斗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全屏攻击来自于《拳皇97》中的大蛇,这一招奠定了大蛇在玩家心中的地位。《街头霸王》系列的人物能力相对均衡,全屏必杀技能较少,而《拳皇》系列的全屏攻击则非常普遍,几乎每个角色都能使用。百裂技能最初在《街头霸王2》中由春丽和本田使用,磨血效果极佳,通过连按按键触发,按键的轻中重对应不同的速度,连击效果显著,伤害也高,被称为“无影手”、“无影脚”。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斗游戏领域经历了从实体游戏厅到数字平台的转变。尽管时代变迁,但对这代玩家来说,那些烟雾缭绕的街机厅永远承载着青春的美好回忆。格斗游戏的每一次创新和进化,都为玩家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难忘的回忆。虽然文章结束,但那份属于我们的青春和对格斗游戏的热爱,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