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武器应用案例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9 02:03:08

在网络战的历史上,一些关键战役展现了其应用的威力。例如,在海湾战争的“沙漠盾牌”行动中,美军的数千台个人电脑遭受了名为“犹太人”和“大麻”的恶意病毒侵袭,严重影响了作战指挥的顺利进行。紧急情况下,美国迅速派出计算机安全专家团队,成功消除了这些病毒,避免了可能的严重后果。
而在伊拉克战争前夕,美国采取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手段。他们通过第三方将一批含有预置病毒的打印机卖给伊拉克,战争爆发时通过无线电遥控激活这些病毒,从而破坏了伊拉克的计算机系统,对敌方的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
科索沃战争中,计算机病毒攻击成为网络战的主要策略。美军大量投放病毒和误导性信息,意图干扰南联盟的互联网和通信系统,导致信息流通受阻。南联盟黑客也并未示弱,使用如“爸爸”、“梅利莎”、“疯牛”等病毒反击,甚至影响了北约的指挥通信网络,如美海军陆战队的邮件系统和北约在贝尔格莱德及布鲁塞尔的网络设施都遭到了病毒的连续破坏。
南联盟的计算机专家在俄罗斯黑客的支持下,甚至对美海军“尼米兹”航母的计算机系统造成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瘫痪。这场战争中,尽管南联盟在空袭与反空袭中处于防守,但在网络战中却显现出了攻势态势,展示了网络战作为现代战争新维度的破坏力。
扩展资料
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的各个角落辐射,其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联结纽带。军事领域也不例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一旦信息网络遭到攻击并被摧毁,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国家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国家机器将陷入瘫痪状态。正是因为信息网络的这种重要性,决定了信息网络成为了信息战争的重点攻击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的新的作战样式——计算机网络战正悄然走上战争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