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三国演义》中赵云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赵云形象

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怎样评价?帮帮忙,我好崇拜他>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 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童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未尝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张。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留百世芳。
古风一篇
当年玄德走江陵,路次当阳少甲兵。
忽被曹瞒驱铁骑,军民打落尽逃生。
赵云独仗英雄气,舍命浑如落叶轻。
枪搅垓心蛇动荡,马冲阵势虎飞腾。
怀中抱定西川主,紫雾红光射眼明。
斩将夺旗世罕比,擎天保驾功业成。
我来少歇长坂下,斑斑沙草血犹腥。
子龙子龙在何处?仰天长问三两声。
全忠全义真称羡,永远标题翰墨青。

赵云的形象分析

一、《三国演义》中赵云主要战事

《三国演义》中赵云第一次出现时,是个相貌堂堂的少年,在文丑手下救了公孙瓒,然后又助公孙瓒打袁绍,并由此认识刘备。从此“常山赵云”的名号便不断出现,并且是以一种正直、英勇的姿态出现。《三国演义》中许多场面都是赵子龙与来将比武,作者总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手起一枪,来人便落于马下”,这是写赵子龙迎战的典型,赵子龙将对方一枪刺死是毫无悬念的。大部分敌军见赵子龙如此威武勇猛,大都心生畏惧,不敢上前。赵子龙在兵中挺枪骤马,如入无人之境,充分显示了他的胆识过人且武艺高超。

《三国演义》中曾两次救犹主,我认为《三国演义》中最能让人记住赵云这个人的,要算是赵云单枪匹马救幼主那一回了,赵云的勇猛原本就让人心生畏惧的,而此处,他独自救主,更加凸显了他的英雄形象,让人记忆深刻。赵子龙为救幼主,不顾一切,面对曹军的多员猛将,丝毫没有退缩之意。就连曹操都对刘备的这名猛将赞叹不已,不忍心杀之。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当然,这里并没有将赵云神化,那句“翼德援我”就充分证明赵云不是希腊神话里的那种神人,他也有血肉之躯,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在汉水一战中,救出黄忠和张著,赵子龙所到之处,敌方军士见到“常山赵云”的旗号,皆四处逃窜,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让人回想起当日长阪之战的威风。刘备后来也称“子龙浑身是胆”。

《三国演义》赵子龙力斩五将,五将是韩德与其四子,韩瑛、韩瑶、韩琼和韩琪,韩德是西凉大将,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其四子也是精通武艺。当时的赵云已经是古稀之年,可是七十高龄的赵云仍然在马上驰骋,勇猛过人,还力斩五将,不得不叫人佩服。与敌方正直壮年的五位大将相对阵,赵云非但不畏惧,反而有种斗志。但正如程武所言,赵云有勇古稀无谋,即使历经百战年已古稀,却还是有点莽撞,中了埋伏。好在张苞、关兴等人及时赶到,才得救。

当然赵云也是不败的神话,他并非从未打过败仗,而是与其的胜仗相比,那不足一提。这在三国这个人才济济,战乱频繁的时代是十分了不起的。《三国演义》中不断出现的一个画面就是赵云面对敌人的乱箭,以枪拨箭。这里的“以枪拨箭”总是写得很轻巧,让人觉得并不惊险,然而却足以看出赵云的武艺高强,毫无畏惧。

但如果只说赵子龙只是勇猛,而忽视了他的才智就大错特错了。在赵子龙计取桂阳一战中,就能看出赵子龙并非莽夫,他识破赵范奸计,取得桂阳,这就充分证明了赵子龙的聪明才智了。在刘备与孙尚香结婚一回,诸葛亮用锦囊妙计救刘备,而赵云在其中的聪明才智也不可小觑。比如赵云故意让孙夫人听到荆州告急的消息,一而再的说,是让孙夫人助刘备逃离。诸葛亮作为编剧,他编辑了这出戏,而赵云则作为现场的执行导演,一手策划了这部完美的戏剧。还有,在第三十五回中,赵云发现刘备不见了,他不与蔡瑁争执,也没有回去,而是耐心寻找刘备。清代毛宗岗就这一回将关羽、张飞两人有可能的行为与赵云的对比,突出赵子龙的忠勇与精细。

二、蜀汉“五虎将”中的赵云

在《三国演义》中“五虎将”的排行是“关张赵马黄”,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关于“五虎将”,只要认真辨识一下,便可以知道这并非是官衔,而是一种美称而已,一种荣誉性的称号。

从史书可知,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前三人皆假节钺;赵云则任翊军将军,位阶略低,但去世后却见谥顺平侯,实属殊荣。“五虎将”作为刘备一个强有力的军事集团,他们有三个条件,第一,他们都很勇敢、武艺超群、勇猛善战。从这一点看,“五虎将”无一不是身强马壮的,万夫不当之人。赵云的威猛在大家耳熟能详的长坂

坡单骑救主中可见一般,还有赵云七十高龄时,还力斩魏军五将。第二,是这五人的赤胆忠心,极力维护蜀汉的政权。赵云在《三国演义》里主要扮演的就是保护刘备诸葛亮以及其家眷的任务,在紧要关头,他总是恁个舍身救主,这足以显现赵云的忠心。第三,他们都功勋卓著。《三国演义》中讲到赵云的故事并不及关张等将的多,但是,作为“常胜将军”、“虎威将军”不是浪得虚名的,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虽然赵云在军中的地位与威名不如关张、马黄等人,但是赵云可以看作是一个平衡力量,他不像关张与刘备亲如兄弟,也比起马黄又较亲近于刘备。赵云性格深明大义,机警精细,不像关羽那样骄傲自大,也不像张飞那样莽撞粗心,一生兢兢业业,为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中,形容赵云的词句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赵云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赵云形象-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勇猛无敌、忠肝义胆、为国为民、忠君爱国。赵云是《三国演义》当中我最敬佩的人物,征战沙场50余年未尝一败。长坂坡上曹操50万大军追杀刘备大军,赵云为了救出刘备的骨肉刘阿斗,本来已经突围成功有独自一人杀进曹操大军当中。为了自己对刘备的承诺,为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刘备把自己的家人交给赵云是对他的信任,赵云为了保护刘备的家人杀入重重包围当中这是忠肝义胆。

手上一把亮银枪杀得敌人胆战心惊。曹操手下战将千员,看到赵云在战场上表现不禁感叹道赵云真英雄也,曹操看到赵云不禁感慨自己的手下为什么没有如此勇武之人,曹操下令不得伤害赵云性命,自己要收服赵云,让他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几十万大军没有能够拦住赵云的去路,赵云在人群当中来回冲杀,自己身上的白袍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都被染成了红色,这不是赵云身上的血,而是敌人身上的血。

曹操和在座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有人能够在自己军队当中独自一人逃出生天,赵云难道真的是人吗?赵云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在自己没有力气的时候,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自己不能倒下,背后还有主公的血脉,这是刘备未来的希望,自己肩上扛着未来大汉王朝的希望,每当赵云身临绝境时刻都有一种声音在呼唤他。

刘备手下的士兵自称自己看见赵云已经投降曹操。刘备没有相信这个士兵,他了解赵云的为人,他也相信赵云不是一个背信弃义之人。刘备是正确的,赵云带着自己的儿子回来了。

《三国演义》中赵云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士,公孙瓒被袁绍追击时救过公孙瓒一命,后来在公孙瓒处不受重用。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所灭,袁绍本想招降赵云。但赵云认为袁绍也并非是自己所希望的“老板”四处为家,后来刘备从袁绍手上逃走。在古城,赵云找到了刘备开始了一生辉煌的人生,刘备兵败当阳时,赵云保后主刘禅一人一骑斩杀曹营名将五十多员,救出刘禅后,赵云见到了刘备,刘备一把将刘禅扔到地上,赵云一把抱起刘禅。刘备痛哭说:“为了你这个儿子,差点损了我一员大将。”赵云却说:“云那怕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大人的恩情。”后刘备平定荆州时,赵云计取桂阳,刘备本想将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嫁给赵云,赵云却说:“天下何愁无妻子呼?”刘备说:“子龙真丈夫也。”后来黄忠与部将张著被曹操围困住,赵云又凭一人之力救出二人。刘备便问子龙如何救人,士卒将赵云救人之事从头说了一遍,刘备感叹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后来刘备兵败夷陵时,赵云又单骑救出刘备。刘备病死前曾经嘱咐赵云:“子龙,希望你日日夜夜看着我这个儿子。”赵云便说:“臣敢不遵圣意吗?”
总的来说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个伟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