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物还是吃人——《饥渴游戏》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2 12:06:00

《饥渴游戏》以泰国曼谷为背景,讲述奥伊,一名路边摊炒饭厨师的故事。一天,她被邀请加入当地最著名的烹饪服务团队“饥饿”团队。经过残酷的测试,奥伊成功成为“饥饿”团队的一员。她以为这将是她人生起飞的起点,却没想到事实给了她不一样的答案。本片表面上讲述的是食物与烹饪的故事,实则是导演西蒂斯里·蒙哥西里对社会哲学的深刻评论。影片通过精致的表现形式,展现了阶级固化、分配不均、社会割裂的现象。
导演在视听效果方面颇有心得,采用微弱的光源与洁净到极致的布景,将厨房打造成一个反社会的天堂,同时潜伏着暴力与恐惧。在描绘富人与穷人时,也侧重表现了不同特质。保罗作为“饥饿”团队的主厨,拥有《爆裂鼓手》《菜单》般的导师气质,其怪诞、精致、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也反映了他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努力,而需要敢于舍弃穷人的底线思维。
影片反复强调穷人与富人的差异,穷人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富人则是为了彰显身份,摄取更多资源。"饥饿"团队为富人提供食物,包装兜售食物的概念和故事,富人权贵为此买单,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两者相辅相成,仿佛在唱双簧。整个过程就像一场耗费巨资的大型真人秀,大家为了同样的利益目标,相互抬轿子。而在穷人眼中,食物就是食物,味道就是味道,好吃管饱比什么都重要,身边有亲友相伴那就是人间天堂。
导演巧妙地展示了这个国家的权贵富人,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掩盖不住的恶臭。按照《饥渴游戏》的说法,穷人一直无法脱离所处泥潭的原因是缺乏核心驱动力。穷人对食物保持饥渴感,而富人则对吃人保持饥渴感。奥伊想要起飞,那就先别做人。前期立意拔得太高,表现的主题太过宏大,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影片收尾十分困难。在看到片中表现出各种社会怪状后,我很好奇导演会给这么多无解难题给出什么样的处理方案。导演最终处理方式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而是简单处理落于俗套。他通过奥伊的声明,出人头地或者追求卓越并不是人们必须要去追求的东西,大家只要享受简单快乐就行,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们在一起就好,人吃人的社会就当做看不到吧。
本片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引人深思。通过奥伊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道德准则被抛弃,人性被扭曲的现实。在现代社会中,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社会不公问题凸显。《饥渴游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思考人性、社会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