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一种残疾人奥运会的球类游戏是什么啊谢谢

一种残疾人奥运会的球类游戏是什么啊谢谢-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绝对是盲人门球。项目特征

  盲人门球运动是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项集体球类项目,它需要运动员根据触觉来确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方向;根据听觉来判断球的方向、速度,从而迅速做出反应。这项运动的形式适合于盲人视觉功能障碍的局限,集安全性、竞技性、观赏性于一体,既突出运动员个人技术又强调团队配合。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盲人门球运动是一项球似篮球,球门似足球,而掷球动作像保龄球的运动。”

  历史沿革

  盲人门球(Goalball),1946年起源于德国和奥地利。早期的盲人门球运动以康复娱乐为目的,为失明的患者发明的一种集体游戏活动,因其活动的内容适合于盲人的特点而逐渐得到发展,多流行于欧美国家。

  197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第5届残奥会上,盲人门球运动第一次被列入表演比赛项目,当时只有男队参加了比赛,奥地利队取得冠军、前西德队和丹麦队分别获得第2名和第3名。1980年第6届残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4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7届残奥会上,女子盲人门球作为正式项目列入比赛。这届残奥会的女子盲人门球比赛,美国队获得金牌,加拿大队取得银牌,丹麦队取得第3名。

  1978年,开始举办世界盲人门球锦标赛,首届锦标赛在奥地利举行。此后,每4年举办一届。1980年,国际盲人运动协会(IBSA)成立,其宗旨是组织和发展盲人的体育活动。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际盲人运动协会的成立,积极地推动了盲人门球运动的发展,在这些国家每年都举办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及各种邀请赛。2004年,雅典残奥会盲人门球比赛已有120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包括12支男队和8支女队。

  参赛运动员的分级

  在残疾人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对参赛运动员进行医学功能分级是竞赛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运动员的功能能力进行系统的医学功能分级,是残奥会有别于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进行医学功能分级的宗旨在于维护体育的公平竞争原则,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竞争性。通常情况下,在比赛之前和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选手进行分级鉴定。

  在残疾人奥运会的任何项目中,只要涉及盲人运动员的医学功能分级,均为3个级别且级别标准相同。具体标准如下:

  B1级:双眼无感光,或仅有光感但在任何距离、任何方向均不能辨认手的形状。

  B2级:视力为从能识别手的形状到0.03和/或视野小于5度。

  B3级:视力从0.03以上到0.1和/或视野大于5度小于20度。

  进行医学分级检测时,测试的视力应为最佳已校正的视力。凡使用隐形眼镜或其他视力校正镜的运动员,在检测时均应佩戴。但在比赛时,场上队员无论是B1级还是B3级一律戴眼罩参加比赛,而不允许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运动员只有符合具体的比赛分级要求及已确定的国际级别才有资格参加残奥会。部分根据相关规定已经进行了医学功能分级检测并获得永久分级确认资格的残奥会运动员,可直接参加竞赛而不需再接受医学功能检测的复查。但是多数运动员需要在赛前和比赛过程中接受医学功能分级检测的初检和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