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子、锤子、布 (“猜顶壳”对不对)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6 10:20:53

这是个跨地区的游戏所以地区不同,叫法也不同。
1. “一—二—三!”(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之间比赛时通常使用的。)
2. “石头—剪子—布!”
3. “猜(Cèi)—猜(Céi)—猜(Céi)!”(北方地区)
4. “丁(Dìng)—杠(Gǎng)—猜(Céi)!”(山西、内蒙古、安徽等地)
[编辑]
华北
1. “猜(Cèi)—丁(Dīng)—壳(Ké)!”(北京附近。)
2. “砸—剪子—包!” (天津)
3. “锛—铰—裹!”(天津)
4. “恰(qià)—气(qì)—敲(qiāo)!”(承德,也有将“气(qì)”读成带er音的,即“气儿(qìr)”)
5. “嘿—喽—喽!”(唐山)
[编辑]
华东
1. “Qíng—Zōng—Bāng!”(杭州)
2. “Qǐng—Dóng—Cèi!”(苏沪)
3. “Hòng—Lèng—Bā!”(温州)
4. “Jiāng—Jūn—Bò!”(浙北)(跟日语里的很像)
[编辑]
华南
1. “包—剪—揼!”(珠江三角洲一带)
2. “程寻磨较叉烧包,老鼠唔食豆沙包!”(广东,“磨较”亦有作“糯米”,“豆沙包”亦有作“奶油包”或“汉堡包”,或只讲“叉烧—包!”或“汉堡—包!”)
3. “锤子—剪刀—布!”(福建地区)
[编辑]
西南
1. “剪子—包袱—锤!”
2. “叮当铃子—响!”(四川地区)
3. “石头—剪子—帕子是包!”(重庆地区)
4. “Qing Zhong Shi Zai Se!”(自贡地区)
[编辑]
西北
1. “猜(Cài)—包—吃(Chi)!”(兰州及其周边地区)
2. “猜(Cài)—咚—吃(Chi)!”或者“包剪锤” (西安)
由来:如同围棋和麻将,“石头、剪刀、布”,或“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这本书,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 在与亚洲交往之前,西方没有任何有关“石头、剪刀、布”的记载。19世纪后期的西方的作家在提到它的时候总认为是一种亚洲游戏。中国人和韩国人一般都叫“石头、剪刀、布”,而日本人则改成了“石头、剪刀、纸(paper)”。这个事实暗示着“石头、剪刀、纸”是从19世纪的日本传入美洲的。
下一篇
箭头消除的游戏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