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刚发售就强行降价1万,劣币驱逐良币PSV,任天堂是否不要脸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1 16:51:23

3ds甫一上市即遭遇降价风波,任天堂是否真的“不要脸”?
任天堂的3ds定价策略在刚面世时备受争议。最初的定价25000日元看似高企,实际上背后有其考量。首先,相较于nds的定价策略,ndsi和ndsill分别定价18900日元和20000日元,3ds作为新一代产品,自然需要体现其升级的价值。然而,由于定价过高且遭遇了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的冲击,销售环境变得严峻。地震导致许多家庭积蓄受损,重建家园成为首要任务,此时购买新游戏机的需求自然锐减。
其次,3ds的首发软件匮乏也是降价的关键因素。与nds不同,3ds初期软件主要来自第三方,直到年底才有重量级的第一方作品,如《时之笛3D》和《马里奥赛车7》。这对于以任天堂游戏为消费主力的玩家群体来说,机器虽好,但没有游戏支持无疑难以接受。
此外,当时《怪物猎人3》的热潮尚未消退,玩家的注意力仍集中在这款大作上,3ds的市场吸引力因此大打折扣。在《时之笛3D》未能提振销量的情况下,降价成为任天堂不得不采取的策略,以求在与PSV的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盐田葱(已故任天堂高管)为此事自罚一年薪酬,显示出公司对此决策的严肃态度。
尽管有人质疑3ds大使的补偿方案,但从长远来看,任天堂在2012年中后期开始推行的第一方游戏数字化策略,证明了他们对3ds的未来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然而,3ds的性能并非其最大优势,任天堂总是选择在掌机上使用最低的SOC频率,这也限制了Tegra2的性能发挥。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3ds性能过强,可能会影响后续游戏的开发进度,这对当时的任天堂来说无疑是一种风险。
在欧美市场,3ds和PSV的第三方支持度差距明显,PSV在indie游戏热潮到来之前,更多依赖于PlayStation的品牌影响力。至于怪物猎人系列,其在PSV上的缺席并非因为平台问题,而是索尼自身决策的结果。当PSV缺乏第三方游戏时,索尼的应对策略也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地位。
总的来说,任天堂的3ds降价策略是其在市场竞争中调整策略的体现,虽然在初期受到了质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续的运营和产品策略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