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六道轮回之一:饿鬼道的表现是什麽情况的

六道轮回之一:饿鬼道的表现是什麽情况的-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在六道轮回中,饿鬼道是其中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境界。梵文称作“preta”,它不仅仅指那些我们已经故去的祖先,而且也涵盖了那些因贫穷而无法得到后代祭祀的灵魂。这些灵魂被认为会落入鬼界,遭受极大的痛苦。所谓的饿鬼,就是指那些未能得到适当祭祀的祖先之灵。

在古印度,有一种称为“[米比]多”的生物,被认为是人类最初的死者,它开创了阴间之路,被称为阎罗王,也就是吠陀时代中的耶摩神。因此,在佛教的经典和论述中,阎魔王界被认为是饿鬼的本家,也被称为薛荔多界,其主宰为阎罗王。

关于饿鬼的名称,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因为它们经常感到饥饿和渴望,所以被称作饿鬼。另一种解释是,由于它们腹大如山,但咽喉却细如针孔,无法进食,因此常感饥饿。

饿鬼的住处和种类也非常多样化。正法念处经卷第十六将饿鬼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中鬼,另一种是住于饿鬼世界的鬼。人中鬼是在夜晚被人所见到的鬼,而饿鬼世界则在阎浮提下五百由旬,其大小为长三万六千由旬,居住着无数的饿鬼,他们的恶业也非常多。同经还列举了饿鬼的三十六种不同的形态,例如金只身饿鬼、针口饿鬼、食吐鬼等等。

在阿毘达摩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中,饿鬼被分为三类九种,包括无财鬼、少财鬼和多财鬼,每类又各分为三种。其中,大势鬼的生活非常优渥,与天界的享受相似。

据说,并非所有的饿鬼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一些饿鬼被称为有威德鬼,他们的生活相对较好,享受各种乐趣。相反,无威德鬼则过着痛苦的生活。

成为饿鬼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常感到饥饿和渴望,以及因自己的腹部巨大,但喉咙却细如针孔,无法进食,因此常感饥饿。

佛教认为,犯下十种恶行的众生将投身于饿鬼道,这些恶行包括身行轻恶业、口行轻恶业、意行轻恶业、多贪、恶贪、嫉妒、邪见、过于执着于资生、因饥饿而死亡以及因口渴而死亡。

饿鬼的寿命也各不相同。据优婆塞戒经卷第七所言,人间五百年等于饿鬼中的一日一夜,饿鬼的寿命为万五千岁。然而,在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中,饿鬼的寿命又被描述为八千岁。

除了以上内容,佛教中的僧侣有“过午不食”的习惯,称为“非时食戒”,这是为了避免人们将僧侣误认为是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