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问大家一个问题:饿鬼道众生,看到吃的东西,嘴里冒火,是为什么

问大家一个问题:饿鬼道众生,看到吃的东西,嘴里冒火,是为什么-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饿鬼投胎”,说的是有些人饭吃的出奇的多,而且吃相难看,最奇特的这里面还有很多人非常削瘦,和惊人的饭量完全不成正比。

其实这样的人如果放在现在就是那些“大胃王”比赛的合适候选人,如果再有几分颜值和口才的话,开个直播一定不少人关注和打赏,毕竟如今末法时代,众生慧少障多,精神空虚,心灵麻木,对于猎奇之类的事情感兴趣的人相当之多。

但是过去生产力和科技都不发达,绝大部分百姓都还只是温饱水平,要是官宦富贵人家也就罢了,这样的人如果生在普通家庭那自然是不太受欢迎的,因此才有“饿鬼投胎”这个不太好听的说法。

但其实这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这世界确实有饿鬼投胎的可能,而且他们还占据了六道轮回中的一道——饿鬼道。

所谓的“饿鬼”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恶鬼”不同,我们民间传说中人死之后会变成鬼,但在佛法中并没有这种说法——佛法生生不息,除非超凡入圣跳出三界六道,其余的生命都要在六道中不停轮回,只有“饿鬼道”而没有鬼道,所谓的鬼更多指的是地狱道中的鬼王和鬼卒,部分夜叉和罗刹也算。

而饿鬼道正好处于三恶道的中间,所以他们的罪业比地狱道的要轻一些,但又比畜生道的重一些,和畜生道的浑浑噩噩痴痴呆呆不同,饿鬼的智力是要高上不少的,但是感受到的痛苦也要重得多。

而且和畜生道的愚痴以及地狱道的嗔怒入道不同,饿鬼道最大的种子是“贪”——贪得无厌的贪,他们前世绝不是笨人,相反倒有些精明的过了头,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伤害整个大众的利益,因此才要受这个恶报。

当然了,六道之间沉沉浮浮,这辈子福享完了又没积攒新的善业,那下一辈子就往下掉,相反罪受完了又没有做下新的恶业,那就有机会往上升,所以我们这个人间界的许多人,其实上一世很可能就是从三恶道“刑满释放”归来的。

但是罪虽然消完了,这个习气却是很难根除的,就像是地藏王菩萨感叹过的“南阎浮提众生,性识多变,刚强难化”一样,所以很多早上刚离开三恶道,晚上就又回去了。

而下面这三种习性,就和饿鬼道的非常契合,大家如果看到的话一定小心应对。

02

第一种:贪婪自私,喜欢享受,不顾家人

这第一种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就是那种特别贪吃的,像是在古代如果平常百姓家里遇到这样的,那绝对是全家的灾难——他一个人很可能就要占掉好几个人的口粮。

而到了现在这个年代,粮食倒是不那么短缺了,可是这样的人却不仅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他们总是在不断的追求各种美食美酒,就像是有些人评价的——仿佛前辈子没吃过饭似的。

但这个还真的有道理,饿鬼道的众生确实是随时处于饥渴之中,他们的形象大多相似,不分男女都是肚子大得像孕妇,但是喉咙却细的像一根针,吃喝东西非常慢,但需求量又极大,所以常年处于饥渴之中,为了哪怕一粒粮食一滴水都要你争我夺,大打出手。

而且因为前世的贪吝,他们受到的惩罚之一就是必须要忍饥挨饿,食物饮水极为短缺不说,就算好容易吃到了味道也都会变味——比如一个馒头到他们嘴里就变成了泥土,一杯水到他们嘴里就变成了尿,这都是业报所致。

正是因为整整几百甚至上千年的饥渴折磨,所以哪怕他们转世为人,这段回忆已经消失了,但是这种习气却仍然保存在阿赖耶识之中,使得他们对于食物和饮水都有一种本能的饥渴,恨不得随时随刻都要吃到肚子放不下为止,而且吃相往往还极为难看,也极为自私,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

03

第二种:天生阴气,畏惧官员

饿鬼道的人前世的罪业往往都和贪婪有关,而其中有一部分就属于那种为了搞钱不择手段的——比如说坑蒙拐骗,不法商贩,甚至小偷小摸,强买强卖等等。

而这种事情做的多了,就会让他们慢慢养成了这种习惯,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他们所有的行动坐卧,给外界的直接感觉就是总是鬼鬼祟祟,充满阴气,不喜欢和大众在一起,看到官员或者执法人员也会本能的产生畏惧。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喜剧演员陈佩斯老师当年演的那个小品《警察与小偷》,他扮演的那个小偷简直绝了——走路畏畏缩缩,看人偷偷摸摸,且从不敢从正眼里看人,说话声音很小且飘忽不已,别人稍微一注意他就是满头大汗,哪怕穿了一身警服也不例外。

其实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因为生生世世的习气都已经种在了阿赖耶识之中,然后又带动了他的第六意识,让他下意识就产生了这种反应,尤其看到警察后更是身不由己的畏惧。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有些甚至还是很小的孩子,但天生就给人这种阴气的感觉——当然了,这样的孩子将来未必一定会变坏,如果有好的环境和教育也能矫正和改变,但是一旦放任不管再遇到坏的环境,那就非常容易就走上邪路。

比如陈佩斯老师明明已经打算改了,但下意识又偷了朱时茂老师演的那位警察的钱包。

04

第三种:哪怕很有钱也吝啬,宁舍千句话,不舍一文钱

钱大家都喜欢,尤其是穷人赚钱本来就不容易,想让他们进行“财布施”那是很难的,这也是佛陀曾经专门提到过的——穷人布施难,所以难以积攒福报和财运,以后也是越来越穷,所谓的“穷根深种”也并非没有道理。

但是有一些人明明很有钱,但也非常吝啬,这样的类型实在太多太多,比如我们都看过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著名吝啬鬼“葛朗台”,他是当地最有钱最有地位的人,但却把钱看得比命都重,哪怕是妻子女儿在他眼里都不如一枚金币重要。

还有《人民的名义》一剧中侯勇老师演的那个贪官大家应该也都记忆犹新吧?家里柜子里面藏着上亿的现金,但平时只是吃清水面过日子,一点都不舍得浪费——因为他本能的只是想多捞钱,但却不是为了享受,就是这种习惯。

对这样的人来说,钱就是一切,哪怕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多钱,但也本能的去拼命捞身边的一切钱,什么家人,友情,亲情,健康,善良等等都可以舍弃。

像是大家如果有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菜场买菜总不会为了五毛一块的再唾沫横飞的讨价还价上半天,不光是浪费时间而且也丢不起这个人啊,但是这样的人就会这样做,也是习气使然。

而且伴随着自私贪吝,这类人还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宁舍千句话,不舍一文钱,平时很喜欢吹捧或者甜言蜜语,也挺会哄人高兴,但就是别提钱,哪怕一分钱都不行,绝对比割肉还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