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幼儿手工活动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6 13:59:10

一、培养兴趣,促进手工活动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动力。有了兴趣就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就能活跃思维,丰富想象。而游戏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根据这一特点,组织幼儿进行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练。
如制作“望远镜”,我就结合“小小侦察兵”游戏,我先组织全班幼儿学小侦察兵四处侦察,既而发现“望远镜”。接着观察范例,看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再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这个材料成为作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通过这样的共同探讨,孩子们很顺利就掌握了用纸卷成圆柱形的要领。幼儿在作品制作中非常投入,游戏也特别活跃有趣。因为这是幼儿自己的作品,又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游戏。
二、善于利用,学以致用
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学习的特点,帮助幼儿学习。幼儿学习某一新事物,有时需要借助形象的概念理解。
如折双三角形,步骤多,讲解自然烦琐,幼儿难于理解。针对本班幼儿记忆力强,又喜欢念儿歌的特点。将讲解步骤编成简短形象的儿歌教授与幼儿:正方形纸变魔术,上边下边碰碰头,变出一个长方形;短边短边碰碰头,变个双层正方形;手指顶住尖尖角,拉出一个小三角,反面尖角顶一下,又出一个小三角;瞧!我的小手多能干,双三角形折好啦!孩子们高兴地跟着我边念儿歌,边折双三角。既有趣又容易。很快掌握了方法,教得轻松,孩子也学得轻松。
三、教给制作的基本方法,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
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确定一个主题,教给制作的方法,而让孩子自己去设计内容,创造画面。
如泥工活动“娃娃在睡觉”,示范时只讲解娃娃的身体结构,泥需分成几份;其他的由孩子自己去发挥创造。孩子们的作品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漂亮的小花被,各种款式的床,有趣的沙发椅子……件件都是那么可爱充满灵性。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你会有意外的收获。因此,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你会看到美妙的一面。
四、用丰富多采的范例使孩子充分感受美,进而表现美
传统的手工教学总是出示一个范例,再根据范例逐步示范讲解。还可能有助于孩子对该作品技能的掌握,但就培养创造性而言,丰富多采的范例更可以使孩子充分感受美,积累感性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此外,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多种范例也有助于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制作,使孩子的作品各具特色,玩起来也特别开心。
如教孩子制作贺卡,事先带领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贺卡,成列在活动室,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贺卡的艺术魅力。感受美的存在。有时尽管是单一的折纸教学,我也尽量多的示范,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学会表现美。
五、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情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才能具有特殊的气质。因此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情趣。幼儿每一次的作品,都组织大家一起欣赏,请幼儿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再学习评定他人的优点与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经常这样训练,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六、提供动手的机会,重在参与
对于手工活动的效果来说,如果教师给孩子做好了一切准备,只是让孩子照样折折、画画、贴贴,孩子的作品可能会更整齐、更漂亮。但幼儿手工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止是完成作品,还要发展孩子的能力,培养其创造力。所以更重要的是动手过程而不是结果。经常在活动室给孩子设置不同程度的做做玩玩活动角,平时收集各种废旧物品,让孩子在自由活动时去摸摸、试试、做做。
七、推陈出新,师幼共同努力不断创造
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孩子,教师自己都要有创造的意识和才能。自己一方面注意培养,另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幼儿,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手工活动才能实现它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