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志愿者资料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8 09:44:49

楼主随意搜索下 这样的事迹太多太多了 就帮你找了两个例子
在绵竹市汉旺镇9个日日夜夜的抢险救援中,有许多难忘的事,也有许多难忘的人。而罗锐就是我最难忘的人之一。
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与我们配合搜寻遇难者、并专门给腐烂的尸体消毒的志愿者罗锐。
罗锐今年27岁,从部队复员后,没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德阳市打工。地震发生后,他5月14日就赶到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汉旺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参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爱心。但是,在上万名的志愿者中,愿意给遇难者尸体消毒的工作没有几个人愿意干,罗锐就主动承担了这项艰苦而又充满危险的工作。罗锐对我说: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愿望就是来灾区救几个活人的,没有想到灾区是这样一幅惨景,我一个活人也没有救到,只为30多具遇难者的尸体进行了消毒。我从事这项工作无怨无悔,就是要为灾区尽到自己的一份心意。
5月26日,四川成都,余震频频。以“民间志愿者”身份到灾区的周云,一开始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她先是把自己随身带来的文具、毛绒玩具、纸尿片等针对灾区儿童的救援物资送到了一个民间志愿者大本营,却没有接受对方挽留她在大本营工作的请求,“那些接电话、联络和运送物资的事务,可以由别人来做,我只想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深入灾区”。
后来,她联系上当时在灾区一线已经赫赫有名的“申荷永团队”,申荷永在电话里“面试”了她,最终答应接收。在南宁,周云对记者讲述了在灾区那段难忘的经历:
扛三大箱物资上飞机
5月22日我最先在国家卫生部心理干预医疗队报上了名,决定去灾区。对方希望我带一些蜡笔、橡皮泥、《猫和老鼠》DVD这样的物资过去。于是我在几个Q群里小范围里发布了募捐信息,没想到大家都很热情,分头去采购,还有人整箱整箱运过来。新东西乐队的哥们非常支持我,有意思的是一些酒吧的客人也捐了不少物资,结果几天下来收到了大小共计16箱。
到成都后我把带的3箱物资送到了一个叫“顶点”的志愿者大本营,据悉后来发到了德阳。其余的13箱物资三天后由另外一位志愿者开车送过去……总之那几天,每一个我遇到的人知道我要去灾区,都给了我力所能及的帮助,感觉很温暖。后来6月14日在四川大学听心理专家讲座,他说:“很多人在灾难发生的那段英雄主义的‘蜜月期’里,都曾感到——如果平时人们也是这样的,那该多好!”在场的听众会心地鼓掌。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共同感受。灾难后短期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上升,这是自然灾难百害中的唯一“一利”。正是这段时间的团结、利他,给了人们坚持下去、重建家园的希望和勇气。
加入“申荷永团队”
到成都后辗转联系上申老师,可是他非常忙碌,电话中常常不得不中断谈话,而且他那边环境嘈杂,好多话听不清楚。5月27日上午,再次打通申老师电话,终于得到他的准确答复,让我去德阳,到达后与一位叫雷达的老师联系。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雷达这个名字,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我们只有相识13天的缘分,后来他因工作疲劳出了车祸,离开了我们。
我是即将起程回南宁的时候,惊闻雷达老师去世消息的,由于过度疲劳以及震后路况差的原因,他在6月9日从北川中学长虹安置点返回德阳驻地的途中遭遇车祸,留下了年迈的双亲和即将临产的妻子。从“5·12”汶川大地震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已经连续辛劳工作近一个月,每天为抗震救灾工作18个小时以上。
我刚到德阳加入“心灵花园”的那天晚上,雷达老师找我谈话。我向他坦白自己的无力感,告诉他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他说,这样很好,比想来当专家要强。他平静地说,每个来灾区的人,都是带着各自目的来的——这句话里的承认和包容释放了我。这是雷达给我的最初印象。工作生活中,他会把我们每一瓶开过的矿泉水喝完——不管那是谁喝剩下的;他和尹立老师都要求我们,如果指挥部不主动问,我们绝不向指挥部订餐,不给灾区添麻烦。每天晚上他会在我们帐篷外敲敲门,把脑袋伸进来和我们聊几句,道晚安。他开自己的车带我们去汉旺,路上他由衷地说,我真喜欢我们这个团队……我清楚地记得,6月10日晚在“心灵花园”德阳东汽工作站的主帐篷里,全体志愿者为雷老师开追悼会。在他的灵堂前,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如果有机会,我还希望你做我们的大哥,做我们的领导。
孩子们的沙盘故事
到德阳后的两三天里下起了雨,天气变得很冷。孩子们快过“六一”了,我去天元安置点教那里的小朋友唱《感恩的心》。平日里,许多人因为这首歌的到处泛滥而心生厌倦,但是在这个时候,这首歌配合上手语的表达,却十分能引导情绪和鼓舞士气。当眼前40多个小朋友用手指着天空,稚嫩的童声大声唱道“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时,那种活泼的、自发的、要冲破一切压制和阻碍的生命力,让我感动得几乎落泪。
5月29日下午,“心灵花园”最重要的心理干预工具——沙盘运到了。两个标准的木框沙盘、两个塑料的简易沙盘,立刻吸引了孩子们。沙盘游戏是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的,对于大脑皮层发育未完全、言语功能还不完善的孩子们来说,沙盘游戏尤其合适。我们可以通过沙画去了解孩子们的情绪或感受,了解那些因为表达能力受限藏在无意识中的不为人知的内容,这也正是沙盘游戏的奥妙之一。
同一天,我们也见到了团队的核心人物——申荷永老师。他刚从绵阳新北川中学过来,一米八几的个头,壮实,大胡子,说话语速很快。他一见我们就说:“这次地震的孩子心理状态超出了我以往所有的经验。”
第二天下午,我开始和一个大眼睛男孩,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男孩一起玩沙盘。我们三个各选了一个小人来代表自己,然后编了一个故事,在沙盘上摆出来。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一个小岛上,姐弟三人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姐姐照顾弟弟,弟弟们快乐游玩,偶尔捣点乱,比如爬到屋顶上什么的。小岛有五个守护神(由四个奥特曼和一个长江七号的玩具人扮演),他们每年来视察小岛一次,保护姐弟们平安。这天,守护神刚一走,坏人就来了,发动了地震,摧毁岛上的一切,弟弟们躲到了海边的大贝壳里,姐姐被压到了树下,一片凄惨……后来总守护神长江七号带领其他守护神一起回到岛上,合力制服坏人,使小岛恢复了生机,姐弟们重新过上幸福生活。
就是在这一次沙盘摆完后,大眼睛男孩对我的态度变了,格外依恋我,也不再叫我老师或阿姨,改口叫姐,并且要求他的那些小朋友也叫我周云姐。他帮我按肩膀,有人请他吃雪糕时惦记着给我留一份,还不许其他小男生在玩耍时“欺负”我。
在接触过的“沙盘儿童”里,我对TJ印象最为深刻。他第一次玩沙盘的时候,边玩边喃喃自语,在每一所房子旁边都摆上一个玩具孩子。我问他很喜欢孩子是吗,他也没抬头,继续玩他的,说:“失去孩子有多痛苦你知道吗?”
这话从一个刚经历过大地震的6岁半孩子嘴里说出来,我感觉很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乎下意识地问了句:“你说什么?”他又重复了一遍:“失去孩子的家庭有多痛苦,难道你不知道吗?”
我心里满是吃惊,一是为他这么成熟的心理感受,二是为他同样成熟的表述能力——这是一个还没上小学的孩子啊,已经会用反问句表达情感了。他说完就继续专心游戏,并没有等待我的回答。玩到一半的时候,TJ开始摇晃沙盘,他说,地震啦!我问他,这是几级地震啊?他又说:“1.1级的,不用惊慌,12级才惊慌。”然后又问我:“老师地震什么时候才完啊(那时,四川仍大小余震不断)?这次的地震是几级啊?”他一边摆着沙具,一边说:“我和爸爸妈妈说过好多次了,希望地震是一个梦。”
TJ和我做最后一次沙盘的时候,格局有了明显变化,他留出了更多的空地,沙具摆放有明显的主题和秩序,并且出现了心和星星这样很有“正性能量”的沙具。他还选了一所房子代表我们身处的安置点,这是现实感增强的一个明显表现。最重要的是,这一次,没有地震。
上一篇
王雷有哪些话剧作品
下一篇
求解一个扑克心灵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