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人的节日习俗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0 11:20:48

到了农历7月13日,这是洞中一年一度的“月半”节。朝义身高1.82米,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活泼开朗。他家坐落在洞外约1公里的山腰上,单家独户,石木结构的新房,红窗青瓦,在清新的山风中煞是悦目。因家里住房拥挤,朝义于几年前迁到洞外居住,父母和妹妹还住在洞里。
朝义说,村里一年中有两个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春节,一个就是月半节。春节是“阳节”,是活人们的节日,人们象征性地烧烧香拜拜佛,接下来便是尽情玩耍:老人打“木牌”,年轻人打篮球,打“磨秋”(一种古老而惊险的高空游戏)。月半节是“阴节”,是祭奠先祖的节日。家家户户要把最好的酒菜拿出来,为祖先烧香、磕头、送纸钱、敬酒、献饭,神龛上的香火通宵不熄。献饭时往往是堂屋里放一桌,摆满菜豆腐(由石磨磨成的豆浆加青菜合煮而成)、腊肉、清水煮南瓜和自酿的包谷酒等。大门外另摆一桌,供奉客死路上的亡灵。
这时,只见朝义一脸虔诚,双膝跪地,向着门外祖先走来的方向,一边烧香磕头,一边念念有词。一抹夕阳染红对面山头,映出两棵孤独的树。我忽然想起客死异乡的父亲和正独自走在路上的自己,不由心有所动,默默借了主人3炷香,也向亡父的在天之灵拜了三拜…… 腊月中旬,村里的年轻人便在洞口用木桩支起了“磨秋”,外出打工的人陆续回家,带来啤酒、卫生纸、洗衣粉和爆竹等外界文明产品。村里男人几乎个个都有一手不错的石雕与竹编手艺,打工的足迹踏遍广东广西和昆明等地。村民在洞口共同支起一口锅灶,家家户户的年猪都从洞里赶到洞口屠宰。无论近邻远客,主人的年猪饭你是每请必吃的,不吃不行,不吃主人会不高兴,认为你瞧不起他或有别的什么想法。而酒是任你畅饮,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洞中家家户户的包谷酒,用特有的岩浆水,土法酿制,味醇爽口,二十几度,纯天然,久饮不醉却能热身御寒,让人飘飘欲仙。趁着酒劲,村民们通宵达旦换工“打伙”(帮忙)做饵块(一种用玉米面制作的粑粑),灯影笑语映照洞壁,彻夜不熄。
村里素有找远方来的“贵客”打“亲家”的习俗,绝不图你钱财,反倒杀鸡备酒款待你,只想请你给孩子取个好名,保佑孩子“逢凶化吉,一生平安”。在洞里采风期间,我曾破天荒生平第一次接受了三位“亲家”,有一个勤快的女孩是我主动要求认作“干女儿”的。
除夕之夜,洞里的炮竹声震得山响,各家吃罢团年饭,村民兴高采烈围坐在洞口人家的电视机旁,只能勉强收看惟一的中央台第四套节目。
正月初一和十五这两天,洞里妇女果真放大假,三五成群聚集在洞口暖暖的冬日下,或谈笑拉家常,或轻吟浅唱做花鞋垫,构成一道亮丽生动的乡村风景。村姑村嫂信手在鞋垫上刺绣的花鸟鱼虫日月星辰,想象奇特,栩栩如生,临走还主动送给我两双做纪念。男人们一大早便到洞外两三公里远的地方去,人背马驮,运水回家。由于当地没有地下水资源,村民们只有在洞外修筑水池积蓄天然雨水,或在雨季从山上砍回竹子剖成漏斗状,蒙上塑料布,一滴一滴收集洞顶石乳滴下的岩浆水,以供人畜饮用。当地人管这种取水方法叫“种水”(栽种的“种”)。一盆水洗脸洗脚又喂猪,根本没有洗澡的条件,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水贵如油”这四个字的份量!洞中老人告诉我,大年初一早上不能睡懒觉,也不能睡午觉,是一个习俗,否则,这一年的庄稼会倒在地上扶不起来,会歉收。村民们非常热情好客,感情质朴。其次是由于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村民们的生活还相当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