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陀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9 10:55:57

打陀螺被认定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广为人知,涉及一个由木材制成的圆锥形玩具,顶部宽大,底部尖锐。玩陀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陀螺的尖端平稳放在地面上,用绳子缠绕在陀螺上,然后迅速放开绳子以启动陀螺的旋转;二是用拇指和食指持陀螺并快速旋转,当陀螺接触地面后,再用绳子抽打以维持其旋转。
陀螺作为一种深植于中国的传统游戏,不仅深受儿童喜爱,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和竞技活动。它考验玩家的技巧与耐心,同时还能提升集中注意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提交的“打陀螺”项目,被国务院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陀螺的种类包括:
1. 手旋陀螺:最早在宋代出现,被称为“千千”,玩家将类似针的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通过手动旋转进行比赛,看谁的陀螺能旋转更长时间。
2. 鞭旋陀螺:从手旋陀螺演变而来,在明代逐渐成型。当陀螺旋转速度减慢、即将停止或倾斜时,玩家可以用衣袖轻拂以帮助陀螺恢复旋转。这一动作逐渐演变成使用小绳鞭来维持陀螺的旋转,形成了现代鞭旋陀螺的玩法。
3. 鸣声陀螺:又名“空钟”,是一种中空的圆筒形陀螺,由竹木材料制成,中心贯穿有轴。当陀螺旋转时,由于气流的影响,会发出声响,类似于钟鸣。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关于“抽陀螺”的词条。
下一篇
陀螺怎么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