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济南民间游戏的十二、推铁环

济南民间游戏的十二、推铁环-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旧时济南较流行的儿童游戏。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十三、走四棋儿

除少儿玩外,成年人也常常摆局“厮杀”。玩时,在地上画一棋盘:纵横线各四条,每人执四个棋子(多用石块、砖块、木块等代替)对阵摆布。走子时,纵横进退,但每次只许走一步。若一方两子相邻,与对方一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上再无别子时,则“吃”掉对方一子。一方只剩下一子无法对阵时为输。

十四、摔哇呜

流行于五六十年代,一般是在雨后儿童常玩的游戏。玩时,人数多少无限制,各自备泥一团,并用泥团捏成各式各样的“泥碗儿”。捏好后,高唱“东乡的、西乡的,都来听俺放枪的”,也有高唱“东北风、西北风,摔个响儿给你听”,然后用力将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碗”内空气冲破“碗”底成一窟窿,摔者和其他参赛者各喊“吃蛋儿”或“吃片儿”。谁喊出早就按谁说的算。然后,其他参赛者拿出备用泥团捏成片或蛋堵于泥洞上面。最后以各自的泥团多少决定胜负(多者胜于少者)。

十五、抽“懒老婆”

即抽陀螺,济南俗称抽“懒老婆”、抽“老牛”。“老牛”一般为木制,取一矮小的圆木柱,一头削尖,为了便于旋转和耐磨损,通常在其着地的尖部再砸上一个钢珠。游戏时,先用鞭绳将“老牛”缠住,将它置于光滑地面处,然后用力拉绳将“老牛”发起来旋转(也有用两手将“老牛”发起者),然后用鞭绳不断抽打,使其不停地转。谁的“老牛”转得时间长,谁为胜。

十六、扇皮将

扇皮将,又叫“扇板儿”。皮将多为用纸叠成,其形有三角、方形,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皮将安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皮将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皮将用力掷地扇对方的皮将。若将对方皮将扇翻个,则胜,对方皮将归己;若扇不翻,对方则拣起自己的皮将扇对方皮将,直至决出胜者。

十七、翻绳

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鸡腚眼子等。

十八、撅杏核

多为男孩玩耍。玩时,每人拿出数量相同的杏核参赛。以剪子包袱锤方式决出先后顺序。先将所有杏核抛散在地上,所有玩者依其先后将杏核敛起,只剩三枚成并列状。玩者用拇指将一端杏核撅起,使其落在另一侧的杏核上,所以也称“隔山打虎”。若砸不中或撅起的杏核碰到中间那块杏核,则轮换。若砸中,三枚杏核则归为己有,用所剩杏核继续玩。除上述玩法,还有“蹦杏核”、“弹杏核”等。

十九、打呱儿

即打手背。玩时,一人将掌心向下平放空中;另一人掌心向上和对方手掌相靠,然后设法分散对方注意力,并迅速翻上以掌击打对方手背,而对方则应迅速抽回手,以防被打。如打中,继续玩;如击空,则轮换。

二十、“剪子包袱锤”

俗称“贼幺贼”、“将军宝”。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将军……宝”或“贼幺……贼”,并同时伸手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