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本质学说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8 20:44:42

游戏的本质具有:主动性、非功利性、虚构型以及预约性。
1、主动性:
一切游戏都是自愿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是对游戏的强制性模仿,要知道游戏者是游戏本人,对游戏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游戏者有权力决定游戏繁的发起,内容,玩法,玩伴,进程,时间等,游戏者在游戏中是自由的。
2、非功利性:
游戏是内部动机驱动的行为,内在动机主要源于自身的需求和愿望,游戏本身是人们参与游戏的目的,而不是为了达到生活中某个利益。
3、虚构型:
游戏并不是日常的,真实的生活,游戏中穿满了虚拟和想象,游戏虽然有虚构性但不脱离现实生活,游戏的主题,内容,规则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
4、预约性:
游戏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动,即使有时候的结果不一定是愉快的,但是游戏者在游戏中仍然作出积极的评价,游戏中的不确定因素,不可预计的偶然性,正会让游戏着体验到意想不到的最大乐趣。
游戏防沉迷的方法:
1、给孩子陪伴和关心:
越是孤单的孩子越容易沉迷游戏,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与互动,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可以增加一些户外项目,比如假期时带孩子去游乐园、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一来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二来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孩子感到被爱、被关注,满足了心理需求,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世界。
2、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
一些游戏上瘾的孩子反映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抱负强加给自己,软硬兼施控制自己,强制自己做不喜欢的、做不到的事情,导致学业遇到困难压力大,寻求游戏逃避和成就感。
因此,家长要立足于孩子现状,切实和孩子协商解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困难,重塑学习动力。
3、创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当现实生活充实而有趣,孩子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就不会沉迷游戏了。除了学习,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运动:打球、学滑轮、跳舞、游泳,也可以去画画、弹琴、打鼓等等。让孩子参加丰富的课余活动,孩子自然就有事可做,游戏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