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V2火箭的结构与技术

V2火箭的结构与技术-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V2发动机总成V2可负载1,000kg的高能炸药弹头并射向300km远的目标。详细资料如下:

结构:一体式液态火箭(弹体弹头不分开)

全长:约14m

直径:约1.7m

离陆时质量:12,800~13,000kg

离陆时推力:27,000kgf

最大飞行高度:约为100km左右

最大飞行速度:4.8马赫

推进方式:以乙醇(酒精)与液态氧当作燃料,两种燃料则会以一定比例通过管线引入燃烧室点火推进。管线特别设置在燃烧室壁旁,目的在于冷却降温,以免发生燃烧室过热甚至融化的状况。在V2火箭的尾端,亦安置了被称为燃气舵的金属板,主要是为了改变气流,诱导火箭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用来改变火箭前进的路线。

导引方式则是传统的惯性导引:当火箭点火后,液态燃料推进器将会把V2推送到一定高度与速度,待燃料烧完之后,导弹大多会在抛物线的顶点(80~100km)。接着便会受惯性沿着抛物线继续射向目标。然而这也意味着命中准度常会因气流、天候不佳等因素而大减;虽然后期的V2引用了电波导引方式,然误差亦高达公里计。

由于弹道导弹在终端速度极快(约4马赫以上的超音速),远超过当时同盟国空防的反应所需时速,因此防不胜防。基本上当时英军只能靠声音与雷达约略测量预估弹道后,在导弹尚未击中目标前,以高射炮发射高爆弹药射击弹道企图拦截之。另外,在二战中V2也广泛采用迷彩涂装,以避免遭到空军辨识空袭,在二战末期更全面采用橄榄绿作为迷彩。不过在试验中,V2则是用黑白相间的涂装作为辨识。

从1944年6月13日到1945年3月的短短十个月间,德军共发射了15000枚V1导弹与3000枚V2导弹,共造成英国31000人丧生。V型弹道导弹的出现,亦拉开了新式作战的序幕,V2的出现意味着各种新兴弹道导弹的战略、战术运用。在历史上,美苏两大强国亦在弹道导弹着力深厚,并发展了各式弹道导弹,以及冷战铁幕的相互对立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