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三国志·姜维传》翻译

《三国志·姜维传》翻译-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今甘肃省甘谷县南的原故城)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热爱郑玄的学问。在本郡担任上计掾,后被州郡征召为从事。姜维之父姜冏曾任郡功曹,在羌戎叛乱中护卫郡将,不幸战死,因此姜维被赐官中郎,参与本郡军务。(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丞相诸葛亮挥军攻打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当时天水太守恰好外出巡视,姜维与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行。太守闻听蜀军逼近,各县纷纷响应,疑心姜维等人有异心,于是在夜间逃至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南)固守。姜维等人察觉太守离去,急追却晚了一步,至城门时已关闭,不得入内。他们返回冀县,却发现冀县亦紧闭城门。姜维等人无奈,只得投靠诸葛亮。适逢马谡在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战败,诸葛亮取得西县一千余户,连同姜维等人一同返回蜀国,姜维因此与母亲失散。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岁。诸葛亮致信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称:“姜伯约对时事尽心尽力,思虑精密,其才胜过李邵、马良等人。此人是凉州首选人才。”又称:“须先训练五千人马。姜伯约对军事有深刻理解,勇而有义,深谙兵法。他心怀汉室,才智过人,军事训练完成后,将引见给主上。”后来,姜维被任命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三国志》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简洁的文风著称,剪裁得当,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誉。夏侯湛与陈寿同时代,著有《魏书》,读到《三国志》后,亦赞不绝口,认为无需再撰新史,遂废弃己作。后世评价更高,认为在三国史籍中,唯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与《史记》、《汉书》等经典相提并论。因而,其他三国史著作逐渐消失,唯《三国志》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