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中国铁路客车系列——21/22型客车小记

中国铁路客车系列——21/22型客车小记-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21型客车作为新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首批主型铁路客车,其设计参考了苏联1950型客车及日军侵华时期的1型客车。生产始于1953年,至1961年结束,总共生产了3110辆。青岛四方、大连、唐山、株洲、沈阳及南京浦镇、西安等地的车辆工厂对21型客车进行了多次改进。然而,由于经济指标和舒适性较差,21型客车在1961年停产后,被更为先进的22型客车取代。

22型客车在1956年开始设计,1959年开始生产,最终在1994年停止生产。它的生产商包括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南京浦镇车辆厂以及长沙重型机械厂。22型客车以其绿色与黄色搭配的涂装,俗称“绿皮车”,以及奶油色与棕红色搭配的涂装(用于京沪直达特快列车),成为了铁路客运中的主导车型,直到20世纪90年代被25型客车替代。

22型客车的设计包括23,600 mm的车辆长度、3,100 mm的车体宽度和4,280 mm的车体高度,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20 km/h。它采用了209型转向架,并配备了独立温水取暖装置。车窗采用双扇单层玻璃向上开启样式,隔音性能和密封效果欠佳,大部分22型客车不配备空调。硬座车(YZ22)在1958年至1959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后由长春客车厂生产。硬卧车(YW22)在1956年至1959年间设计试制,1960年由长春客车厂生产。软卧车(RW22)在1955年至1956年间设计试制,1959年改进,自重减至47吨。软座车(RZ22)在1976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

22型客车还有行李车、邮政车以及特种用途车等多种车种,包括22A型、22B型、22C型、东风型柴油动车组、23型客车、23型餐车、18、19型客车、YW22型硬席卧铺包厢客车、31型客车、22型双层客车等改进和衍生型。

22A型、22B型、22C型主要改进在车体材质,22A型还改进了涂漆与防锈工艺、防寒材料以及车厢内饰,22B型主要采用耐候钢和部分耐候钢部件,并改进了旅客采暖设施,优化内部布局和材料。23型客车则在1960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在22型客车基础上改进设计,采用了大气压式蒸汽取暖,适用于120km/h的构造速度,部分车辆还被改装为坐卧两用客车。

23型餐车在1963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改进设计,取消了一位端通过台,增加了贮藏室,并在1969年改进为上开式车窗。18、19型客车则是供国际旅客联运用的客车,车体结构与22型客车基本相同,采用UD2/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设有空调装置。

YW22型硬席卧铺包厢客车用于国际旅客联运,设有9个两组双层卧铺包厢或1个一组双层卧铺包厢,两端厕所内有洗脸池和淋浴设备,定员38人。

31型客车主要用于城市市区和郊区之间的通勤列车,于1964年开始生产,设计用于市郊通勤,少量用于国铁铁路行包快运专列。该型车只有YZ31型硬座客车和CA31型餐车少数几种,车门采用对开式拉门,不同于标准22型客车。

22型双层客车在1961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试制,车体中部为双层客室,两端各有一小中层客室,构造速度120km/h,定员128-176人。

从1990年代开始,部分22型客车经过翻新改造,型号为22B,继续用于慢车和短途车。改造后的22型客车在车窗结构方面进行了改进。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XL21型3318号车、YZ22型29736号车及YZ22型338503号车、YW22型61488号车现存于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内,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去参观。这些历史的见证,不仅展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也承载着无数人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