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为什么太平洋战争连最强大的美国都打日本打的那么艰辛

为什么太平洋战争连最强大的美国都打日本打的那么艰辛-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感觉艰辛而已。

美国从对轴心国宣战,到日本投降,近三年半时间,总伤亡累计数字也就101万。

其中战场阵亡29.1万。

因病死等原因而死亡的人数约11.5万。

累计受伤50.8万。

注意,这是包含了美军在欧洲和北非战场损失的数字。

除去在欧洲伤亡的人数,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损失还能有多大?30几万死伤而已。

都不说相比于中国和苏联了,即便是与法国相比,美军的伤亡情况都算是极好的了。

网上经常“辱法”。

给人一种好像德国没死几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法国的印象。

但实际上,从德国入侵低地三国开始,到法国宣布投降,德军也死伤了近15.7万人。

另外还有1236架飞机和822辆战车被击毁。

这只是46天的损失。

相当于德军一个月就损失了近十万人。

欧洲战场的烈度可见一斑。

相比较而言,美军士兵在太平洋战场,确实是遭了罪。

毕竟打仗不是打游戏。在战场上,子弹嗖嗖地飞,炮弹呼呼地炸。大头兵,又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一个不小心,小命就没了。

况且东南亚的气候,就算不打仗,让人只待在那旮沓,也难受。

所以对于一线战士而言,即便战争是一边倒的碾压,也让人感到很绝望。

但从国家层面而言,美国打日本,碰到的困难程度,远美国电影宣传的那么大。

大家之所以感觉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打的很艰辛。主要是因为美国前期不给力,很被动,被日本压着打。再加上日军后期的疯狂抵抗行为给美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导致出的一种错觉。

太平洋开打之前,美国陆军才几十万人,且装备比较落后。海军方面,虽然舰艇总吨位是日本的1.5倍左右。

但由于美国要维持两洋舰队,既要在大西洋部署舰队,也要在太平洋部队舰队,所以即便美国海军吨位远多于日本,但是用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兵力,却是不如日本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军有限的兵力,又遭受重创,这就导致在其后半年时间里,美军都是被日本压着打。直到珊瑚岛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后,双方才勉强回到同一起跑线。

然而日本压着美国打的时间,只有一年。

进入1943年后,美就反压着日本打了。

由于双方国力悬殊,靠着综合国力优势,美国很快就把拉锯战,演变成了一边倒的形势。美军一路向西推进,日军则只有后退的份了。

到了1945年,当菲律宾被美军拿下后,太平洋战争已无悬念。

日本高层也知道自己将必败无疑,但为了有条件的投降,比如保住日本本土。日本高层喊出了“一亿国民总玉碎”的口号。号召日本炮灰与美国死战到底。

为了彻底打败日本,美军只能死磕。连着在硫磺岛和琉球与日军肉搏。直到此时,美军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地狱模式,什么叫活着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投机取巧。只能靠孩子们的生命与日本疯子死磕。

经常看美国战争片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

美国拍的知名太平洋战争电影,大多数都集中美军在参战初期和最后决胜阶段。

如《细细的红线》、《中途岛之战》、《血战钢锯岭》、《父辈的旗帜》等。

这些二战电影,比较为人熟知,有市场。

夹在中间阶段的电影,比如吴宇森导演的美军1944年在塞班岛的《风语者》,既没热度,也没有名气。

让一个人经常看《血战钢锯岭》之类的好莱坞电影,他自然会产生美军当年在太平洋遭了牛鼻子老罪的感觉。以为美军在太平洋经历的所有战争都是如琉球岛那般的人间炼狱。

然而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相比于二战主要参战国,美军承受的磨难算是极小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1942~1945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总计死亡约138万人。是美英澳联军的近五倍。

然而,由于日本高层拿士兵当畜生看,经常在没有准备充足食物的情况下,就硬逼着士兵上战场。

所以在太平洋战场死掉的日军,也不都是被盟军打死的。

其中近四成日军,也就是大约60万人,是饿死或病死的。

比较典型的是瓜岛和吕宋岛战役。

日军在瓜岛总计投入了3.6万地面部队,死亡人数1.9万。

这其中真正阵亡的只有约1.2万,其余都是死于疟疾、腹泻、脚气病和饥饿。

吕宋岛战役,当美军登陆后,28.7万日军龟缩在吕宋岛的南部山区,负隅顽抗。最后活着走出来向美军投降的人,还不到7万。

大部分日军都病死或饿死于山上。

总的来说。如果要问美国士兵在太平洋战场艰不艰苦?那得承认,确实艰苦!

战争对于个人来说,即便规模再小,也是一场磨难。

但要说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承受的压力大不大?这就只能说,不大。也就那么回事吧。美国只用20%的物资就把日本海军和一部分陆军打趴了。

美国拍的战争片,喜欢通过渲染对手的厉害来反衬自己的强大。这是对待历史和英雄,正确的态度。

但渲染过头了,过分吹嘘自己在二战中的贡献了,那就不好了。

就像咱们的神剧,走入另一个极端。为了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把敌人渲染的像傻子似的,这就是丢脸丢到了国际上的拉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