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是李牧侄子,为何却帮秦国攻打楚国和燕国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07 13:06:44

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少壮派将领,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先祖。李信在秦灭六国之中屡立战功,不过他能为后人所之,乃是因为统率20万大军攻击楚国最终战败之事,不过根据最新出土秦军士兵的家书竹简记载,李信战败之事或许另有隐情。
崭露头角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开始崭露头角,并最终获得秦始皇的欣赏和信赖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李信随同王翦出兵赵国。王翦率大军攻击漳水、邺城一线,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方向,最终与王翦合力攻灭赵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荆轲刺秦之后,李信随同王翦出兵灭燕。李信亲率先锋率先抵达易水河畔,大败燕军。在燕王杀死燕太子丹献给秦王以求保全燕国之后,李信并未停止进攻在,最终占领燕国全境,迫使燕王喜逃往辽东。此战令李信赢得了秦王的信任。
率兵攻楚在李信名声渐起之后,秦王政打算乘胜进攻楚国。为此秦王政询问李信,李信回答用二十万人攻楚足以,又问王翦,王翦则言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由此可见,在参加了灭赵、灭燕战役后,李信对六国军队有所轻视,而这也也是最终导致其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兵分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两路大军进展神速,均大败楚军。攻下平舆之后,李信继续进军随后攻占鄢郢,并继续向西进军,打算与蒙恬在城父会师,一举荡平楚国。却不想最终为楚将项燕击败,李信大军大败而逃。
李信战败后,秦王政只得再请王翦出山,倾全国之兵这才攻灭楚国。
仍获重用虽然在楚国战败,但李信并未就此被秦王放弃,在随后发动的灭国战中仍屡立战功。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同王贲攻向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随同王贲从燕军南下攻齐,迫使齐王投降,灭亡齐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楚地战败或许另有隐情根据历史学家田余庆分析,李信之所以会在楚地大败,是由于李信一路战败楚军,并未想到身在郢陈的昌平君起兵反秦,导致李信后路被断,导致秦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于是,李信不得不停止进攻,回师反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考古发掘出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竹简,同样证明了昌平君在李信攻楚的同一年叛乱,但并未有直接证据证明李信战败确实有昌平君造反的影响。从秦王嬴政的随后重新启用王翦的事情来看,秦王政显然认为李信负有主责,不过从随后李信仍然能获重用来看,或许田余庆先生的分析也有一定道理。
上一篇
李信的妻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