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桃什么潭水深什么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什么潭水深什么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解释: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时依依惜别之情的深厚。

赏析:“桃花潭”点明送别的地点,“深千尺”说明桃花潭的特点,诗人运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表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纯洁的友谊。

首句,诗人自报姓名,点明欲别事由。“将欲行”三字,使人似见李白登舟启碇挥手作别情景。次句,写送行。一个“忽”字,峰回路转,神韵顿生。诗人不从正面入笔叙写主人殷勤送行之情,只写“岸上踏歌声”,而这“声”又从被送者的“闻”中写出,更加深了将行之客的意外惊喜之情。“岸上”两字点明送行人位置,与“乘舟”呼应。“踏歌”是唐代一种歌舞表演性质的风俗,踏歌之人手拉手,用脚踏打着节拍,边唱边舞。可见送行场面之隆重热烈。此句未写送行之人,先传踏歌之声,既置悬念,又渲染出一派浓郁的欢送气氛。汪伦如此送别深情,直令诗人感激动情。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放开一笔,是全诗之转。似诗人顺手拈来,以即景桃花潭地名入诗,天然妙巧。接之“不及汪伦送我情”,以逆挽之法,将潭水之深衬托汪伦送行情谊之深,赋予情谊以具体鲜明的生动意象,而“不及”两字使意境更深一层。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十云:“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末句点出汪伦之名,既释悬念,又呼应首句李白之名,以突出两人友谊之深挚。

全诗情真意切,“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炉炼,非太白仙才不能。‘将’字、‘忽’字,有神有致。”(黄叔灿《唐诗笺注》)千百年来,每当人们他乡作客临别感至主人殷勤送行深情时,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这首赠别的名诗,感悟到人间友情之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