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军兵分四路“闪击”努尔哈赤,为何却惨遭吊打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1 14:20:07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终于亮出了刀。
在多年的隐忍之后,他决定正式和明朝开战,便以“七大恨”为由,抡起刀疯狂向抚顺、清河等地砍去,一时间,明军猝不及防,总兵张承胤惨遭砍死,各地堡垒纷纷失陷,辽东告急。
消息传出,明朝举国震怒。
万历皇帝垂死病中惊坐起,少见的与大臣们达成一致:对付努尔哈赤,要早打,大打,打“犁庭扫穴”战争!
很快,一位重量级的老“战略家”就接到委任状,火速出山——杨镐。
杨镐,河南商丘人,前大明抗倭援朝总指挥,现中原地区灵活就业人员。
杨镐是一位奇人,早年本为文官,后来阴差阳错去到辽东负责防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干出了成绩,既屯过田,也和蒙古人打过游击,最后更走上朝鲜战场砍过日本人。
简而言之,这是一位懂辽东,也见识过大场面的军事通才,虽然有些通而不精。
不过,在将星凋零的万历末年,要剿灭努尔哈赤,的确就只剩下一个杨镐。
杨镐很快就任。
战争机器迅速开动,不久,又有四位狠人来到辽东。
一: 杜松 ,绰号杜黑子,蒙古克星,常年在边境上和蒙古人对砍,百战百胜,蒙古人送上新绰号——杜太师。
二: 刘綎 ,人称刘大刀,使一柄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在马上轮转如飞,刀法了得,十分善战。
三: 李如柏 ,李成梁第二能打的儿子,早年擅长冲锋,后因得罪言官,在家足足蹲了二十多年,辽东地头蛇。
四: 马林 ,名将马芳之子,能写诗,会砍人,写诗水平在砍人界排行第一,砍人水平在诗歌界无人能敌。
几位狠人到场后,又有两位大明人民的老朋友也表示会来撑场子。
朝鲜出兵一万三千人。
女真叶赫部出兵两千余人。
一切准备就绪,杨镐摊开了地图,本着对努尔哈赤“去军事化”的精神,制定了一个“四路合击”的围殴计划。
具体部署——
西路军:杜松率三万人从抚顺出击,负责主攻。
北路军:马林率两万人从开原走三岔口出击,汇合叶赫部,负责助攻。
南路军:李如柏率两万五千人从清河鸦鹘关出击,负责绝杀。
东路军:刘綎率一万三千人从鸭绿江边的宽甸出击,汇合朝鲜军,负责佯攻。
杨镐相信,有此四路大军,努尔哈赤必定以头抢地,束手就擒耳。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二十五日,鉴于朝廷催战,粮饷不足,杨镐下令全军立即出击,“犁庭扫穴”开始!
杜松很兴奋。
因为,他的西路军精锐云集,战斗力最强,更因为他之前就已放下狠话:“活捉努尔哈赤,本杜太师义不容辞。”
十年前,他也曾在辽东吃过大亏,他并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人。
所以,他要为自己正名!
杜松的血压飞速飙升,第一个冲上战场。
二月二十九日,杜松从抚顺出关,一路上急行军至浑河,为了赶时间,他丢下车营、火炮等部数千人留在原地,只率两万余人轻装渡河,继续前进。
杜松拼了命向前跑,因为他的目标就在前方——萨尔浒、界藩城。
萨尔浒与界藩城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两地相隔一条苏子河,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是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的屏障,一旦突破,就能迅速杀入赫图阿拉。
杜松决心突破,凭自己的力量。
按照原计划,他本该在三月初二抵达萨尔浒一带,与北路军马林合兵出击,但他的血压已飙得太高,更何况,他也并不太看得起马林。
三月初一,杜松拔刀就砍,一举攻破萨尔浒山头,随即,他命大军就地扎营,自己则亲率一万余人趁热打铁渡河强攻界藩城。
正当杜松渡河之时,突然,在他身后的河岸边出现了一万多名八旗铁骑。
杜松没有多想,他决定先攻下界藩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群炮灰。
他实在应该多想一想。
因为他并不知道,从他出关之日起,努尔哈赤就已经盯上了他。
努尔哈赤最怕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刘綎,另一个就是杜松,所以,得知杜松率先杀来,努尔哈赤当即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先灭杜松。
他派出代善先行增援界藩城,然后,他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家当直奔萨尔浒。
就在杜松一面猛攻界藩城,一面与河岸边的代善厮杀之时,努尔哈赤也恰巧赶到,抡起刀就直杀入萨尔浒大营,很快,萨尔浒大营被攻破。
战局瞬间逆转,努尔哈赤的四万余精锐主力开始涌向杜松。
大营崩溃,身陷重围,杜松这才意识到情况万分危急,于是,他决心放手一搏,攻入界藩城以自保。
他提起长刀,亲自率队向山顶发起冲锋。
突然,一阵乱箭迎面射来,他惨呼一声跌落马下……
杜松的手永远地松开了刀。
至此,除未渡过浑河的车营外,西路军全军覆没。
最先得知这个噩耗的是马林。
因为,马林就在萨尔浒西北三十里外的尚间崖。
二月二十八日,马林率北路军从三岔口出关,他的行军速度很慢,直到与杜松约定合兵的前一天,他才不慌不忙踩着小碎步抵达尚间崖扎营。
当天夜里,杜松败亡的消息传来,全营大哗。
马林十分平静。
他只是冷冷一笑:“杜黑子这厮,几天不见,这么拉了。”
说完,他猛地拔出了刀。
他知道,努尔哈赤就在萨尔浒,他更知道——自己左手诗书,右手砍刀,苦练马家刀法多年,为的就是今天!
三月初二,马林下令全军出击,直奔萨尔浒。
然而,正当他拔营开路之时,意外却发生了,前方大道上突然涌出数千名八旗铁骑。
马林喃喃道:“老奴至矣。”
于是,他立即调转马头退回尚间崖,又命监军潘宗颜率车营、火炮数千人列阵于七里外的斐芬山上。
他决心给努尔哈赤致命一击。
不出所料,努尔哈赤果然率数千八旗精锐紧随而至,与前军汇合后,开始稀稀拉拉地往尚间崖东边山坡移动。
马林大喜。
午时已到!
遂二话不说抽出刀就向努尔哈赤猛冲过去,一时间,努尔哈赤措手不及,被冲得七零八落,连连败退。
一击中的,马林几乎忍不住赋诗一首……
忽然,只听得大营方向马蹄声动地,马林回头望时,却见四万余八旗铁骑已攻入尚间崖大营,更挥刀向自己杀来。
马林大惊:“发生甚么事了?”
马林并不清楚,实际上他和杜松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兵力。
因为,这次开战努尔哈赤是空国而来。
三月初一,夜。
当杜松败亡之时,努尔哈赤得知马林也已抵达尚间崖,于是,他决定先派代善北上拖住马林,自己则率大军继续追击西路军残军。
次日,努尔哈赤猛攻留守浑河岸的西路军车营,激战正酣,却传来马林拔营出动的消息。
他不敢怠慢,立即率数千精锐赶往尚间崖增援,并严令接管战斗的皇太极等人:破敌后应杀尽杀,杀完,来尚间崖再杀。
正午时分。
就在马林抓住努尔哈赤的破绽猛冲之际,很巧,皇太极恰好率大军赶到,登时便抡起刀对马林一顿狂砍。
顷刻间,马林大营崩溃,腹背受敌,几乎命悬一线……
所幸,马林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个体面人,关键时刻,他没有大意,拨转马头疯也似就往开原奔去。
他闪了。
马林闪了,斐芬山上的潘宗颜却无处可闪。
他手持长刀就立在山岗上,冷峻的目光望过去,都是汹涌而至的八旗铁骑。
他知道,捐躯报国的时候到了。
潘宗颜亲上火线,指挥鸟铳、大炮轮番射击,一排排八旗重甲兵涌上来,又一排排倒下,直至火药耗尽,箭矢射光,开始白刃搏杀。
他举起长刀冲锋在前,越战越勇,突然,一支重箭呼啸而过,直透他的胸甲……
潘宗颜应声倒地,无奈地松开了手中的刀。
斐芬山明军尽皆战死。
女真叶赫部援军正行至开原,听闻马林败亡,潘宗颜战死,大惊,二话不说立刻打道回府。
至此,北路军全军覆没。
接连挫败杜松、马林两路大军,努尔哈赤总算长舒了一口气,不过,他却只是在原地休整一夜后,便火速率大军赶回赫图阿拉。
因为,紧急情报传来:
李如柏大军从清河杀出,已逼近赫图阿拉;刘綎大军一路锐不可当,已抵达阿布达里冈附近的深河,距赫图阿拉只有一天日程。
大战仍在继续。
(待续)
上一篇
魔兽世界里著名兽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