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吴时不缺粮的刘备,卧龙北伐却总是缺粮的原因是什么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2 14:26:17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率领70万大军攻打东吴,结果遭遇火烧连营一战大败,逃回到白帝城后刘备也死了,将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而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休养生息了几年,就开始在天下没有大变得情况下开始北伐,而且荆州也失,所以相较于隆中对策,诸葛亮北伐是不可能胜利的,但是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马谡失街亭和最后一次诸葛亮病逝以外,其他三次都是因缺粮而退兵。
那么为什么刘备率大军攻打东吴没有缺粮,诸葛亮北伐为何总是缺粮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1、运输路线
在古代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当时蜀汉处于益州和汉中,水系发达,所以最佳的运粮方式为水运,刘备攻打东吴就是水运,不仅运量大,负责运粮的人数也相对较少,路途的损耗也就少,所以可以保证大军的粮食供应。
但是诸葛亮北伐,是从汉中出发,由于在西汉初年武都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改变了关中到汉中的水路,使得汉中前往关中只能走陆路,无论是曹操攻打张鲁,还是诸葛亮北伐都只能走陆路,而蜀地和汉中多高山险阻,需要大量的运粮人员不说,路上的损耗也是非常大的,基本上一半的粮食就在路上消耗了,所以能够运到前线的粮食非常有限,总是造成诸葛亮缺粮。
2、队友不同
刘备出兵东吴的时候,由于水军不敌东吴,所以选择陆路进军,水路运粮,那么是谁给他搞后勤呢,是诸葛亮在蜀中给他筹措粮草,赵云负责运输,这样的组合自然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可以说流弊大军需要多少粮草,后方都能够保证安全按时送达。
再来看诸葛亮北伐时是谁在后方筹措粮草呢?是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李严本来就不服诸葛亮,《三国志·李严传》记载:“九年春,亮军出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严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催促后方云粮草,结果当时正是雨季,蜀地又多山路泥泞,结果后方督运粮草的李严,不仅没有想办法怎样将粮食送到,反而传话让诸葛亮退兵。真的是把打仗当儿戏了,大军出征在外,随意退兵不仅影响士气和军心涣散,要不是诸葛亮治军严明,很可能都掌控不住局面,更没想到的是,在诸葛亮退兵回蜀后,李严为了推卸责任,竟然假装惊讶的问“粮草还很充足,你怎么就退兵了?”由此可知,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更可怕的是队友还给你使袢子。
由此可见,刘备伐吴一年有余从未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数次缺粮,不仅仅是由于水路、陆路运输问题,还有后方督运的问题,刘备的时候众人齐心协力,诸葛亮的时候李严故意挖坑,自然缺粮。
上一篇
蜀汉传卧龙篇关羽怎么救
下一篇
三国单机版策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