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寓意重阳节的风俗寓意是什么
- 游戏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0 19:21:20

1. 赏菊及其寓意:菊花,又称黄花,属于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其花色暗淡紫,融融冶冶黄,象征着坚贞和长寿。
2. 登高: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登高。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规定,一般选择登山或高楼。
3. 佩茱萸: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至南北朝时期最为盛行。人们相信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者将其佩戴于手臂,或制作成香袋随身携带,称为茱萸囊。这一习俗多见于妇女和儿童,部分地区男子也会佩戴。
4. 放纸鸢:放纸鸢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纸鸢即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鸢称谓明显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5. 饮菊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6. 吃重阳糕:重阳节的食物习俗中最有名的是吃重阳糕。在北方,吃重阳糕的风俗尤为盛行。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7. 重阳节的寓意在于敬老、团圆。重阳节每年的九月初九,在古代,九是非常尊贵的数字,它与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在现代,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倡导人们尊敬和关爱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