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重阳佳节,农历九月初九,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源于易经,九之阳数相重,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故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节日。

起源追溯至先秦时期,西汉时期人们在九月初九插茱萸、喝菊花酒,重阳节求寿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意义在于敬老、团圆、长寿。古代“九”与“久”同音,表达对长久生命的愿望。

重阳节风俗包括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簪菊花、登高。重阳糕九层,寓意重阳(羊);赏菊饮酒,菊花傲霜,重阳节重要内容。

插茱萸、簪菊花,茱萸避难消灾,菊花寓意长寿。登高习俗源于古代祭祀大火仪式,后演变为登高山、登高塔。

国外与重阳节类似节日有波兰的“祖父祖母节”、泰国的敬老节、加拿大的“笑节”。波兰的敬老节在1月21日、22日,年轻父母将小孩交给祖父母照顾。泰国敬老节在4月泼水节第一天,放生鱼或鸟,晚辈给长辈行礼、跪拜祝福。加拿大笑节在6月21、22日,子女给老人带来幽默和欢笑。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承载着敬老、团圆、长寿意义的节日。通过了解重阳节的由来、意义、风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