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信息 > 正文

重阳节有些什么风俗

重阳节有些什么风俗-第1张-游戏信息-龙启网

1.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是一年金秋时节,菊花盛开之时。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传统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以其隐居生活、诗歌、酒以及爱菊而闻名;后人效仿,形成了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2. 登高:古代民间有在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没有固定的地点,一般选择登山或高楼。

3.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方式多样,形式自由。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人们会将片糕放在孩子的头额上,并念念有词,祝愿孩子百事皆高,这体现了古人九月初九制糕的美好愿望。精心制作的重阳糕共有九层,形似宝塔,上面还装饰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

4. 插茱萸:古人认为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驱除风邪。因此,人们将茱萸插在手臂上或放入香袋,还有的插在头发中。这项习俗主要是女性和儿童参与,有些地方男性也会参与。

5. 放纸鸢:重阳节放纸鸢寓意着“放吉祥”和“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福气就越浓。

6. 宴师:旧时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以此热情款待老师。

7. 吃面:在农历九月九日,有些地区会吃枣糕,寓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有吃寿面的习惯。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谚语,意味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改善生活水平。

8. 晒秋:重阳节是赏秋的好时机,中国南方的一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的特色习俗。游客去乡村观赏民俗、观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流行趋势。